乌蒙山深处,贵州六盘水绿意葱茏,凉风习习。一辆“桂B”牌照的房车行经此地,被这幅清新秀美的山水图和这份沁人心脾的清凉吸引,方向盘一转,便驶入了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
俯瞰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。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
“养眼养心,绝了!”来自广西的姚先生,这位“在路上”的旅居客,对临时更换的驻足地赞不绝口。他利落地支起天幕,静坐其间,享受这份难得的山野惬意。
偶然的“过路地”变成向往的“目的地”,这份转变源于此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。
海坪文化小镇里热情的彝家“拦门酒”。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
野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这片由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、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特色旅游度假小镇巧妙联动山水画廊,近年来依托凉爽气候、秀美山水与独特民族文化,持续创新旅游体验项目。
刚安顿下来,姚先生正打算翻翻网友的旅游攻略,忽然一阵悠扬热烈的彝族歌声伴着欢呼声,从不远处的海坪文化小镇传来。紧接着,一片跃动的火光映红了傍晚的天空。
野玉海单轨小火车项目。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
“真是赶巧了!”得知景区正在举办盛大的火把季活动,他瞬间兴致盎然,循着欢快的旋律,一头扎进了充满生命力的篝火狂欢之中。
为让游客深度体验民族风情,今年景区创新推出持续一月的“火把季”活动,“以天天有活动、周周有精彩的氛围,让游客从浅尝辄止的观光转向深度旅居体验。”贵州水城文旅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宸衣介绍,景区暑期日均接待量超3万人次。
游客在野玉海飞行营地乘动力滑翔伞体验云端观景。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
沉浸其中,旅程处处是惊喜:在海坪文化小镇,感受热情的彝家“拦门酒”,品味土司宴、水城烙锅等地道风味;踏上单轨小火车,体验200多米高差的“高铁爬楼”式观光;登上海拔约2000米的野玉海飞行营地,乘动力滑翔伞解锁山地新玩法……
野玉海的吸引力,正是六盘水推动旅游流量变旅居“留量”的生动缩影。
游客在野玉海飞行营地解锁山地新玩法。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
六盘水拥有“中国凉都”气候品牌,夏凉、冬雪的气候条件独特,境内瀑布溶洞、森林峡谷星罗棋布,又有48个民族孕育的非遗与特色文化增添深厚底蕴。气候、生态、文化“三张名片”,为旅居产业铸就根基。
近年来,六盘水聚焦“吃住行游购娱”等要素,不断解锁“旅居+”新业态,办好“六盘水马拉松”、滑雪等赛事活动,推动旅游产业从“夏季首选”向“四季可游”转变。
尤其是今年立夏起,当地创新推出长达156天的超长避暑文旅盛宴,在全域构建起观赛赏景、品文鉴俗、旅居康养三位一体的深度体验体系,打造“一域一特色”的旅居矩阵。走进凉都的旅居客,既能登高看山水辽阔,又能慢游享人间烟火。(赵静、陈洁泉、涂敏)
大视窗
新闻热点
新闻聚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