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当地时间2019年7月22日,韩国首尔,不少人在参鸡汤专卖店门前排队,等着购买参鸡汤。 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住:“家里蹲”蹲不住
当高温“炙烤”欧洲,许多当地居民走出家门,纷纷到政府开设的“降温室”去避暑。法国政府采取紧急应对高温措施,包括在一些城市的大楼开设“降温室”,以及在街道上安装水雾喷洒,并允许公共游泳池开放至深夜。
当然,还有很多人选择“浸”在水里。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被游泳支配的夏天。
在阿富汗北部朱兹詹省希比尔甘,当地儿童纷纷到水中游泳避暑。友情提示,在亲近自然的同时,还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哦。
7月19日,在阿富汗北部朱兹詹省希比尔甘,当地儿童在水中游泳纳凉。新华社发 穆罕默德·詹·阿里亚 摄
在城市里,人们一般都有着玩水的偏好。除了游泳池,公园里的喷泉和水池也都深受民众喜爱。
7月9日,在美国纽约,一名儿童在科罗纳公园的喷泉戏水。 夏季来临,纽约的喷泉、水池吸引许多民众戏水消暑。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
行:它们换上了夏日限定款
常见的黑色柏油马路很容易吸收热量,加剧热岛效应。近年来,美国洛杉矶就想出了新法子来降低柏油马路的加热作用:使用一种特殊材料,给马路“穿上”一件“白色外套”。
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站截图
地下交通也得讲究凉快。韩国釜山地铁就曾设置了“海滩地铁”车厢,将沙滩和波浪的美景带进车厢,为炎炎夏日中乘坐地铁的乘客带来一丝清凉。
2015年7月29日,韩国釜山“海滩地铁”车厢里,乘客们享受着淡淡的清凉。(图片来源:东方IC)
面对高温热浪,这些消暑做法或清新、或新颖、或愉快。无论是吃美食,还是出门玩,都要做好防暑措施,保持愉悦的心情。
(编辑:宋家慧 实习生:徐奕宁 文字来源:新华网、中新网、光明网、人民网等)